在1791年憲法基礎上確立的自由君主製的嚐試連一年也未能維持。在國王領導的貴族反革命和人民運動這兩麵夾擊下,掌權的資產階級為了消除國內的困難不惜使國外的困難變得更嚴重。它與國王同謀,把法國和大革命投入戰爭之中。然而戰爭卻使其發動者的打算全部落空了。戰爭使革命運動重新活躍起來,導致了王位的傾覆,並且在幾個月之後又導致了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倒台。
輕率地挑起與貴族階級的歐洲的衝突後,革命的資產階級不得不向人民求助,進而向人民做出讓步。於是國民的社會內涵被擴大了。實際上,這一現象是從戰爭具有民族和革命兩種性質之日開始形成的。這場戰爭既是第三等級反對貴族階級的戰爭,又是全民族反對舊製度的歐洲聯盟的戰爭。法國的貴族階級在國內大搞反民族的戰爭,歐洲的貴族階級對法國大兵壓境。在這種威脅下,基於納稅額的選舉製度這一脆弱框架在人民的奮起中土崩瓦解了。
Ⅰ.走向戰爭(1791年10月—1792年4月)
1.斐揚派和吉倫特派
在1791年以前,資產階級是團結有力的。瓦雷恩事件發生後,它發生了分裂,皮爾尼茨宣言使這種分裂更為加劇。無論在議會裏還是在全國,資產階級在它的敵人麵前已經不再構成一個統一陣線了。
在新的立法議會中,代表的主體仍然來自資產階級,產業主和律師在其中占優勢。初級議會6月指定的選舉人在1791年8月29日—9月5日任命了議會議員。這發生在馬爾斯校場事件之後和皮爾尼茨宣言激起的不安之中。立法議會745名議員在1791年10月1日第一次集合。他們都是些新人(在羅伯斯庇爾的要求下,國民製憲議會代表在1791年5月16日通過法令,宣布他們自己不得當選為立法議會議員),大多數是年輕人(議員中多數為30歲以下),尚無名氣。他們中許多人是在市鎮和省的議會中嶄露頭角和開始政治生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