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大革命史

譯者序

字體:16+-

在慶祝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日子裏,翻譯出版法國馬克思主義曆史家阿爾貝·馬利烏斯·索布爾(1914—1982)這部名著,對我們具有特殊意義。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馬克思主義學說在法國大革命史學中占壓倒優勢。這同自饒勒斯以來的法國史學傳統有密切關係,更應直接歸功於索布爾撰寫的普及法國革命曆史知識的著作。

本書的前身《法國大革命簡史》最早出版於1962年(後幾經修訂改用今名),被譯成多種文字,風行全球。自從索布爾的業師喬治·勒費弗爾1951年再版《法國革命》一書以來,索布爾這部書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解釋法國革命進程的最係統全麵的著作。反馬克思主義曆史家把它稱為無產階級的《聖經》,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索布爾在本書中首先探索法國革命的深刻原因,在100多頁的引言中揭示舊製度的各種危機。他把法國大革命劃分為3個階段:從巴士底獄的攻陷到巴黎市府的建立(1789—1792),這一部分敘述資產階級革命與群眾運動的發展;從巴黎人民8月10日起義到芽月、牧月起義(1792—1795),這部分分析群眾運動如何促進革命政府的建立以及熱月反動與群眾運動的結束;從督政府的成立到波拿巴霧月政變(1795—1799),這一部分說明資產階級共和國和社會秩序的鞏固是革命的必然結局。

索布爾始終抓住各時期社會矛盾發展這一主線,突出各種階級力量的鬥爭和消長,揭示革命從上升到下降路線的變化規律。他堅持3個基本觀點:第一,革命的性質——法國大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其目的和前途是建立資產階級社會(這是他的論敵攻擊他最厲害的論點);第二,從“下麵”看曆史——是群眾運動不斷推動革命向前發展,但超過一定限度,群眾就被資產階級所拋棄;第三,“斷裂”與“連續”的統一——革命破壞了舊製度,但資產階級國家與社會的建立也需要一個穩定時期,使新統治階級力量得以鞏固起來,這不僅與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初目的不相違背,而且是息息相聯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