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時有人提到我出版於1990年代初的《北京:城與人》與《地之子》,認為後者似乎較前者厚重;但由媒介反應和讀者接受的情況看,前者受歡迎的程度遠在後者之上,不知何故。我回答說,兩本書的寫作,投入確有不同。寫《北京:城與人》,緣起隻是幾篇1980年代初的“京味小說”。在我的學術作品中,這本書寫得最輕鬆,甚至沒有做必要的文獻準備。它的“受歡迎”,多少由於機緣——出版時恰逢“北京文化熱”。後來“北京”、“城市”熱度不減;而對於農村的關注度卻在下降。還說《城與人》之後,我至今保持了對“城市”的興趣,旅行中往往持“考察”態度,對近幾十年的“城市改造”懷了憂慮。收入本書所在“係列”中的《世事蒼茫》一輯,其中的《城市隨想》與紀遊諸作,就可以讀作“城市憂思錄”的吧。
在我的學術作品中,《城與人》是被認為好讀的一本。我曾經說起過,學術寫作中,我會不由自主地向研究對象趨近。這本書即偶用口語,沾染了一點“京味”。此書的讀者,不難由征引文字,了解著者當年的閱讀狀況,以至1980年代的某種風氣,即如引西書、用西典,食洋不化;無論“古希臘”、“法國”、“拉丁民族”,還是“酒神”、“日神”,以至“歐洲中世紀”、日本的“物之哀”雲雲,無不一知半解。薄弱的知識基礎卻無妨於寫得興會淋漓,以至我自己回頭去讀,會覺得饒舌,尤其想到那時1980年代已到了盡頭。這以後寫作愈趨斂抑,習於刪繁就簡,才對當年的書寫方式感到了陌生,對那一種工作狀態,有了淡淡的懷念:看來寫《城與人》時的我還不甚老。
北京師範大學版的《城與人》,選用了沈繼光先生的近二十幅攝影作品。結識沈先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作為媒介的,正是這本書。沈先生那時在拍攝京城的胡同,後來又拍攝“老物件”,拍攝鄉野,成績無不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