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部研究北京文化史的書,也不是研究北京文化的某一具體門類的書。我在本書中想要談論的,是城與人,一個大城與它的居住者,一個大城與它的描繪者。在出發的時候我的意圖隻在探尋城與人的關係的文學表達式,卻終於被題目帶到了事先並未擬定或並非位居目的中心的地方。我越來越期望借助於文學材料探究這城、這城的文化性格,以及這種性格在其居民中的具體實現。本書對於這一研究方向僅夠作成一種開端而已。我很明白我手中材料的性質和使用中的限製。這不是可供對北京文化做充分描述的文化史材料,這是一些文學作品。它們的價值也正在於是文學作品。因而不但其所描述的,而且其所以描述、以至描述者的自身形象,都可以在一種眼光下被利用。我相信文學對於文化形態及其包含的文化關係的把握,有時比之史料的鋪陳更有價值。隻是這種意義上的運用,不應超出材料性質所限定的範圍罷了。
經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經由人——那些久居其中的人們,和那些以特殊方式與城聯係,即把城作為審美對象的人們——搜尋城,我更感興趣於其間的聯結,城與人的多種形式的精神聯係和多種精神聯係的形式。 當我試圖講述城對於人的塑造,和對於創造其形象者藝術思維的幹預時,不能不暗自懷著興奮。 因為這也屬於人與其生存世界間的神秘聯係,是他們共享的一份秘密。我是否多少說出了一點這秘密呢?回答應當是本書讀者們的事,我不敢過分自信。我所能肯定的僅僅是,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發覺自己與這城的關係被改變了。我將難以擺脫有關城的以文字形式明確化了的認識,難以抗拒城對於我個人精神生活的越來越深入的參與。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敏感於這城的巨大呼吸。一種感覺一旦蘇醒,它會不斷擾人,使人喪失了一份安寧。誰說這不也是為研究、寫作所支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