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學前教育史

第四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學前教育理論

字體:16+-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產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20世紀50年代,行為主義學派、精神分析學派是當時的兩大思潮,占據西方心理學的主要地位。針對這兩股思潮存在的問題,即行為主義學派隻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精神分析學派隻研究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心理學界掀起第三股思潮——人本主義思潮。1954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出版《動機與人格》一書,標誌著人本主義心理學誕生。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傑斯。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基本觀點

(一)人性本善論

人性本善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基本的人性觀,也是人本主義的動機論與人格論的出發點和理論支柱。馬斯洛旗幟鮮明地指出:人類具有共同的、基本的、潛在的而且是跨文化的價值標準;對真、善、美、正義、歡樂的追求及愛(而不是恨與死)是人類的內在本性。人性的惡是由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自我實現的環境被破壞而引起的。此外,馬斯洛還提出愛是人類的本性,是一種健康的感情關係,需要雙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二)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驅動人類行動的直接原因是人類的需要。馬斯洛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七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前麵四種需要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屬於較低層次的需要,而後三種屬於較高層次的需要。人類的需要經過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一般情況下,隻有當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才會產生較高層次的需要。

(三)自我實現論

自我實現論(self-actualization theory)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個性發展理論的核心。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自我實現論的心理動力學基礎。馬斯洛認為,每個個體天生都有自發追求潛能實現的內在傾向,隻有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個體才會感到滿足。當個體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後,便會轉向追求更高層級的需要。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是人最高層次的需要,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然而,在實際的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最高層次的需要,完成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