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德國學前教育
(一)保育所和托兒學校
19世紀初,德國處於封建割據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相對落後。此時在英國掀起的為工人階級兒童開辦的幼兒學校運動,對德國產生了一定影響。在德國早期的學前教育設施中,被稱為“巴烏利美設施”的“保育所”最具代表性。
1.保育所的出現
巴烏利美(1769—1820年)是德國當時處於統治地位的侯爵夫人,她從1799年就開始整頓救貧製度,為貧民開設醫院、孤兒院、工人宿舍等大規模救濟設施。1802年受法國帕斯特萊夫人在巴黎創辦“育兒院”的啟發,巴烏利美在多特蒙德設立了“保育所”,作為其救濟設施的一部分。“巴烏利美保育所”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從事農業勞動的貧苦婦女及其子女,為母親從事農業勞動並已斷奶的1~5歲幼兒提供保育服務。因此,保育所是一種農忙時開辦的季節性托兒機構,保育時間較長。保育所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嬰幼兒生命和健康,有專門的保育人員為兒童梳洗,兒童飲食營養豐富,自由戶外遊戲也受到鼓勵。教育雖處於從屬地位,但保育所還是為兒童開設了語言課程,有關禮儀、勤勞等社會道德的訓育課程和有關生活規律的教養課程。“巴烏利美保育所”是巴烏利美出於女性自覺的人道主義而建立的,它作為德國最早的幼兒保護和教育設施,堪稱德國學前教育設施史上光輝的第一頁。到19世紀中期,產業革命浪潮席卷德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農村麵貌變化,使得農忙期托兒所大量產生。
2.托兒學校產生
1819年8月,學前教育家、《柏林工農周刊雜誌》編輯瓦德切克(Friedrich Wozzeck,1762—1823年)設立了柏林最早的“托兒學校”。托兒學校以城市勞動階級子女為對象,目的是為幼兒提供充分營養、細心照料、良好管理和整潔環境。最初,托兒學校收容了12名9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但出於更多家庭的迫切需要,托兒學校迅速擴大和發展。招生年齡擴大到13歲,並開始實行夜間保育。托兒學校的性質也由單純的托兒所,轉變成大規模的貧民教育設施。1821年,普魯士國王把這種設施命名為“瓦德切克”設施,由年長兒童學校、托兒學校和保姆養成學校構成。托兒學校與以前的保育所不同,是常設性托兒所,但由於它沒有作為一所純粹的學前教育機構發展下去,最後與普通孤兒院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