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性格和品質的形成及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考慮更多的是家庭的經濟狀況、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因素對本人的影響。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的確立,總是同自身的成長經曆和家庭環境相關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在不同時期也會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曆和所受教育的情況,不斷修正、調整,並最終確立職業理想和職業計劃。正確而全麵地評估家庭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案例
我家在農村,我家有五口人,僅靠父母耕種三畝田地維持生活,弟弟和我都在讀書。家庭很貧困,而且負擔很重。我爺爺是文盲,父親是高中畢業生,母親是初中畢業生。親戚們的經濟狀況也都不好。所以,現在家庭不能夠提供給我更多的幫助,我隻有靠自己了。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特意向學院申請了勤工儉學工作。我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去做這些工作,為自己掙一部分生活費,同時也充分鍛煉了能力。
家庭作為一個人最初生活和成長的、最親密的小環境,對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曾看過這樣一則調查:在美國,政界人士家庭的子女90%是有識之士,能夠在自己的行業裏叱吒風雲;而犯罪人士家庭的子女90%是罪犯、乞丐……可想而知,好的家庭環境是多麽重要!具體來說,家庭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家庭期望
家庭對大學生的期望大小不同、高低不同。期望值高的,大學生選擇的職業方向相對而言就是社會上的熱門,社會地位和收入等都較高。期望值較低的,則容易選擇那些與大學生自己愛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職業方向。當然也有逆反的,與家庭期望背道而馳,但這是少數。
(二)家庭需要
任何家庭都有正常的需要,這些需要對大學生選擇職業方向也會有影響,但一些家庭還有特殊的需要,這些特殊的需要對大學生的影響更大。比如家庭成員中有患疑難病或慢性病的,大學生選擇醫藥職業方向的概率就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