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藝術欣賞

第三節 紀錄片欣賞

字體:16+-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約翰·格裏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他是“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並沒有給予紀錄片一個完整的定義,在西方的影視論著中,很少對紀錄片作明確的正麵定義,往往用“非虛構”(non-fiction)這樣籠統的界定進行觀照。

1991年的法國《電影詞典》稱: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以文獻資料為基礎製作的影片,稱為紀錄片。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文獻”的品質,無論是起來源還是其目的都指向了“文獻”,可見其對於紀錄片曆史感和真實性的追求。

盡管不同國家對紀錄片的定義有不同的表述,但紀錄片的本質——真實性這點是很明確的。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包括一些拍攝自然的紀錄片。

最早電影誕生之初就顯示了它的紀錄功能。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紀錄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內正式公映的由L.盧米埃爾攝製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嬰兒的午餐》等12部實驗性的影片,都是紀錄真實生活景象的。從19世紀的最後幾年起,電影開始用於新聞題材的報導,俄國的沙皇加冕、英國的英王親臨奧林匹克開幕式、西班牙的鬥牛、澳大利亞的競走等新聞事件,都搬上了銀幕,成為初期紀錄電影的主要題材。

俄國十月革命後,列寧十分重視新聞片和紀錄片的宣傳鼓勵和新聞傳播的作用。由維爾托夫主編的係列影片《電影真理報》廣泛發行。影片的素材是由攝影師分別在戰爭前線和後方各地拍攝的,然後由導演集中起來,進行編輯,加上字幕,成為新聞主題。有些新聞主題以後又根據新的構思匯編成篇幅較長的紀錄像片,如《國內戰爭》、《前進吧,蘇維埃》、《扛攝影機的人》等。攝影師們把攝影機的鏡頭看做電影的“眼睛”,認為“電影的眼睛”比人眼更完善,更具有分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