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舞概述
古典舞,從字麵意思來說,是指古代的典範性舞蹈,具有一定時間的曆史傳統,具有規範、嚴謹的動作程式。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著自己的古典舞,歐洲許多國家的古典舞泛指芭蕾舞,一些單一民族國家的古典舞就是經過規範的本民族的民間舞,而印度的古典舞是由婆羅多、卡塔克、卡達卡利、曼尼普利、奧迪西和庫契普迪六大傳統舞係組成。
中國古典舞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曆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中國古典舞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是中國著名戲劇藝術家歐陽予倩先生首先提出,後來得到舞蹈界人士的認同並廣泛流傳。它與中國古代舞蹈有著血緣關係,但並不是古代舞蹈的同義詞,現在的古典舞是由北京舞蹈學院唐滿城、李正一等老一輩舞蹈工作者在中國民間舞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國戲曲舞蹈和中國武術的精髓逐步總結、歸納而創立的。中國古典舞的基訓,借鑒了芭蕾基訓的訓練方法,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精華所在。中國古典舞的基礎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礎訓練中的技術、技巧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與其他舞種中的技術、技巧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國漢族的古典舞,流傳下來的舞蹈動作,大多保存在戲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態和造型,保存在我國極為豐富的石窟壁畫、雕塑、畫像石、畫像磚、陶俑,以及各種出土文物上的繪畫、紋飾舞蹈形象的造型中;我國豐富的文史資料也有大量的對過去舞蹈形象的具體描述。我國舞蹈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的對中國古典舞的研究、整理、複現和發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建立了一套包含敦煌舞、漢唐舞等在內的中國古典舞教材,創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舞蹈和舞劇作品,形成了細膩圓潤、剛柔相濟、情景交融、技藝結合,以及精、氣、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諧和與高度統一的美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