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作品評析

二、拉近教學與現實的距離

字體:16+-

高校的新聞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現實嚴重脫節,一直是新聞教育的工作者必須麵對的問題。對與這一點,新聞業界的一些人有著深切的體會。《中國青年報》總編輯陳小川曾抱怨:“中國的新聞教育已經全麵落後了。我發現我們報社新來的記者所受的教育非常陳舊,他們認為最好的標題還是‘馬歇爾歇馬,華萊士來華’,這樣的,到報社以後沒有兩年上不了路。”[7]中央電視台的趙世龍在他的《調查中國》一書中,表達了與此相同的感慨。他寫道:“大學裏現在普遍開設新聞院係,專業對口培養,但他們所學與教師授業所講的課業,多與我們這些衝殺在一線的新聞戰士所見所聞和理解的東西很不一樣。……新聞理論的殘缺不全與重重滯後,正日益造成‘學院派產品’與新聞傳媒致用間的脫節。”

總結起來,新聞教育與社會脫節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生不了解社會,不了解世風民情。從整體上說,大學校園並不是與世隔絕的空中樓閣或者孤懸海外的孤島,它是社會中的一部分,社會上的所有的風吹草動都會在這裏得到反映。但是,由於校園生活是每個學生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裏,他們的任務比較單純,精力與時間都集中地花在了專業學習上,實際上是過著一種與社會相對隔離的生活,所以,才有所謂大學生畢業後需要經曆一個社會化過程的說法。在這點上,對新聞類專業的學生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因為新聞行業的職責就是要觀察社會,報道社會,幹預社會。也就是這個意義上,人們把新聞從業人員看成是社會工作者或者社會活動家。所以,新聞類專業的學生的社會化過程,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完成。那麽,顯而易見,學生不了解社會、不了解世風民情的問題,是必須引起新聞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