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2]
天覆地載[3],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4],豈人力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5]?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益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6]。
世有聰明博物者[7],稠人推焉[8]。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9];釜鬵之範鮮經[10],而侈談莒鼎[11]。畫工好圖鬼魅而惡犬馬[12],即鄭僑、晉華[13],豈足為烈哉[14]?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15],橫遊薊北[16]。為方萬裏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初,南宋之季,其視燕、秦、晉、豫方物[17],已成夷產[18];從互市而得裘帽[19],何殊肅慎之矢也[20]?且夫王孫帝子,生長深宮,禦廚玉粒正香[21],而欲觀耒耜[22];尚宮錦衣方剪,而想象機絲[23]。當斯時也,披圖一觀[24],如獲重寶矣。
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25];欲招致同人[26],商略贗真[27],而缺陳思之館[28]。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29],豈有當哉[30]?吾友塗伯聚先生[31],誠意動天,心靈格物[32],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可取,必勤勤懇懇而契合焉[33]。昨歲《畫音歸正》[34],由先生而授梓[35];茲有複命,複取此卷而繼起為之,其亦夙緣之所召哉[36]!
卷分前後,乃“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37],“觀眾”、“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丐大業文人[38],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39],毫不相關也。
時崇禎丁醜孟夏月[40],奉新宋應星書於家食之問堂[41]。
注釋
[1]《天工開物》:明末(17世紀前半葉)對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總結式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此領域的綜合性著作,被譽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初刊於崇禎十年(1637),17世紀末傳入日本,19世紀廣傳於歐洲。書名“天工”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開物”取自《易經·係辭傳上》“開物成務”,作者將二詞合用,賦予新的含義:從天然界中靠人工技巧開發出有益之物。作者以此命名其著作,亦發展出一種優秀的技術哲學思想。其書特點是圖文並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強調人類要與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係統的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係。全書共三編十八卷,上編敘述衣食方麵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中編著錄各種日用品生產技術和經驗;下編記載五金采冶、兵器和火藥製作、製曲、釀酒、珠寶玉料采琢等生產技術與經驗。書中對每一部門的原料開采和生產操作過程均有詳細說明,並附一百二十三幅工藝流程插圖。書中所記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此篇為作者宋應星為全書所作的總序,交代了此書的寫作背景、目的和編排原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