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國學讀本

第七專題 革故鼎新

字體:16+-

專題導讀

五四時期,國學曾經被“打倒”過。其主要“罪名”就是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與當時迫切需要變革、需要維新、需要向西方學習的社會時代局勢不相合契。然而,近百年的風雨過去,當我們重新回過頭來審視我們祖先的文化遺產,我們發現——盡管在漫長封建時代沉澱起來的厚重國學固然有它保守的一麵,但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在曆史甬道中蜿蜒跋涉數千年,曆經無數分分合合,依然屹立於世界潮流之巔,跟我們國故傳統當中本就有之的發展創新思想不無關係。《周易·雜卦》雲:“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這個成語既是對我國曆史發展道路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我們國學體係中發展創新思想的集中凝練。

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文化傳統的革故鼎新思想與西方社會極端崇尚個性自由的創新精神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推崇的是以“和實生物”(《國語·鄭語》)、“和而不同”(《論語·子路》)為基礎的綜合性的、非線性的和諧創新思想。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鼓勵百家爭鳴,因著對“殊途同歸”(《周易·係辭下》)的信念,我們追求“坐於室而見四海,處於今而論久遠”(《荀子·解蔽》),因為我們的先秦諸子都深知一葉障目的危險;我們重視“童子功”的修煉累積,因為隻有“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老子》),才可能達成“生生日新”的欣榮格局;眾聲喧嘩之際,我們會堅守自己的主觀判斷,因為我們都知道“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周語下》),正確的道路,往往並不好走。雖然我們也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建立著規律、規則,但我們確實缺乏契約精神,不甘於被陳規陋習束縛了手腳,“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係辭下》)每每成為重大變革推行者的強心針,“兵無常勢”“因敵製勝”(《孫子兵法·虛實篇》)也是戰爭指揮家的定心丸。中國人是謙虛的,一時的發展並不容易讓我們得意忘形,我們關心的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此,“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而弗居”(《老子》)的道家智慧也許值得當今全社會全人類借鑒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