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當代小說已經走過了60年的曆程。當代小說可以劃分為新中國成立十七年(1949—1966年)、“**”十年(1966—1976年)、新時期(1976年以後)三個階段。
(一)新中國成立十七年小說(1949—1966年)
這一時期的小說以反映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為主要題材。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吳強的《紅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羅廣斌、楊益言的《紅岩》、劉俠的《鐵道遊擊隊》、馮誌的《敵後武工隊》、馮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風鬥古城》、趙樹理的《三裏灣》、周立波的《山鄉巨變》、柳青的《創業史》等。1956年,隨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加上受到蘇聯“幹預生活”文學思潮的影響,中國文壇出現了一股“積極幹預生活”的創作潮流,出現了揭露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陰暗麵”的作品,以王蒙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最具代表性。
(二)“**”十年(1966—1976年)
“**”十年,文學進入冬眠期,除了八個“樣板戲”之外,幾乎沒有文學作品可供閱讀、欣賞。但是也有極少的小說以“手抄本”的形式流行。
(三)新時期小說(1976年以後)
新時期小說中比較重要的潮流或現象有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尋根小說、新潮小說、新寫實小說、女性小說、新生代小說等。1977年,劉心武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成為“傷痕小說”的發軔之作。“傷痕小說”的代表作還有盧新華的《傷痕》、張潔的《從森林裏來的孩子》、王蒙的《最寶貴的》、馮驥才的《高個子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鋪花的歧路》,王亞平《神聖的使命》等。隨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全民性大討論的展開,全國出現了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反思小說”的浪潮由此而起。反思小說的代表作有茹誌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王蒙的《蝴蝶》《布禮》、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古華的《芙蓉鎮》等。隨著改革開放的起步與發展,出現了以《喬廠長上任記》為代表的一批“改革小說”。包括張鍥的長篇《改革者》、柯雲路的《新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張賢亮的《男人的風格》、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張煒的《古船》、賈平凹的《浮躁》等。在曆史反思思潮和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下,出現了富有文化意蘊的“尋根小說”。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遍地風流》,王安憶的《小鮑莊》,韓少功的《爸爸爸》,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紀事》,張承誌的《黑駿馬》《北方的河》《金牧場》等。鄧友梅、陳建功、劉心武、王朔等,運用北京方言,描述北京的曆史、現實的風物、人情世故,具有鮮明的“京味”特征,被稱為“京味小說”。如鄧友梅《那五》、陳建功《轆轤把胡同9號》、劉心武《鍾鼓樓》等。新時期小說,作家作品不勝枚舉,各種文學流派、文學現象風起雲湧,小說呈現出多樣性、多元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