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歌文體概述
(一)廣義和狹義的詩歌
詩歌是文學發展史上最古老的文學樣式,各民族的文學發展史幾乎都源於詩歌。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在勞作時為協調動作和交流情感而發出具有一定節奏感的呼聲,這可以說是最早的詩歌。《淮南子·道應訓》中記載:“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中對詩歌的產生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詩歌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的……人類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麽這就是創作。……倘若用什麽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學家,是‘杭育杭育’派。”
關於詩歌的具體定義,古今中外可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商務印書館1928年出版的楊鴻烈的《中國詩學大綱》曾列舉了中國古今關於詩的定義達40種之多。美國當代詩人桑德堡在《詩的定義(初型)試擬》中,也一口氣列出38條詩歌定義。可見,由於詩歌創作的主觀性非常強,詩學關於詩,就像美學關於美一樣,很難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一般認為,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詩,是指一切藝術(包括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的通稱,是自然美、藝術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詞,是人類觀照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的靈魂逃逸現實後的棲息方式。
而狹義的詩,根據它的特點,我們把它定義為是一種能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重在抒情,飽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語言精練而形象性強,具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的文學樣式。我們本節著重討論的是狹義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