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質教育應是伴隨人一生的教育,因此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而文學修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基於文學即人學的認識,在文學教學中應十分注重培養人文精神。學生在知名家、見經典,領略中華優秀傳統,博采世界文化精華過程中,有能力感受文章的美,有可能挖掘生活的美,有希望創造人生的美。因此文學鑒賞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欣賞、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增強其人文底蘊,並使之逐漸轉化為其自身內在修養,助其形成積極向上、寬容開朗的人生觀,從而促進人才培養。
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呼籲已多年,但在實際教學中卻總未見有實質上的改變。“就篇講篇”的教學路子如果不能打破,素質教育就是空談,提高文學文化類課程的地位也是空談。今後的文學文化類課程將更重視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更關注學生思維鑒賞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
鑒賞類課程要辦好,一方麵,是教師角色要改變。教師不再隻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應是擁有現代教育觀念、善於合作的探究者,良好探究氛圍的創造者,學生探究活動的觀察者和服務者。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使課堂成為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思考的價值,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另一方麵,是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探究式活動,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和發現者。問題由學生提出,思路由學生探索,方法由學生尋找,意義由學生概括,難點由學生突破,習作由學生點評。讓學生自主確立學習目標,自主搜集資料,展示自己搜集、研究的成果,無疑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有效方法。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隻有教師轉變了觀念,學生才能有自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