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陶行知思想學習讀本

一、陶行知生平

字體:16+-

(一)童年與青少年求學時期(1891—1917)

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縣西鄉黃潭源村人,1891年10月18日生,一家躬耕自食,家境清寒。陶行知自幼聰明好學,但因生活貧困無力入私塾讀書,6歲時鄰村的一位塾師視其資質聰穎,長大後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讓他免費入塾讀書。8歲到萬安鎮經館伴讀,11歲又回到黃潭源自學,有時也幫父母參加田間勞動。1906年,15歲的陶行知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讀書。因陶母在本校幫傭,英人校長唐進賢喜歡勤勞聰明的陶行知,準其免費讀書。陶行知在這裏學習英文、數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產階級的新教育。由於他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的底層,所以從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關注中國的農村,立誌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麵貌和廣大農民受剝削壓迫的悲慘處境去奮鬥。因此,在崇一學堂讀書的時候,就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

1908年,17歲的陶行知在崇一學堂畢業後獨自遠離家鄉,考取了杭州廣濟醫學堂,因不滿該校歧視非教徒學生,入學三天後便憤而退學。18歲考入南京匯文書院,後直接升入金陵大學文科就讀,是該校的首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擔任金大學報《金陵光》中文版編輯,他利用這個刊物熱忱的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金陵大學,他受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影響,把他的原名“文濬”改為“知行”。他大學學習十分刻苦,1914年陶行知以全校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金陵大學。畢業典禮上,他以優異畢業生的資格,宣讀了畢業論文《共和精義》,其中有這樣的句子:“人民貧,非教育莫與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與智之;黨見,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論文表露出了他最初的教育救國的思想。1914年23歲的陶行知在大學校長包文先生的鼓勵和親友的讚助下赴美留學,考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市政。第二年便獲政治學碩士學位。1915年9月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攻讀教育,原因是他深信沒有真正的公眾教育,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而且他認為第一流的哥倫比亞大學是他攻讀教育的最好的學校。他決心將來為祖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奉獻終身。他認識到“教育苟良,則人民生計必能漸臻滿意。可見教育是建設共和最重要之手續。”1917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都市學務總監資格”文憑。出洋留學,使年輕的陶行知擴大了眼界,接觸到歐美新的教育思想,加深了改造處在內憂外患中的祖國之願望。1917年秋,陶行知接到南高師聘書後回國,開始了他畢生為改革舊教育、提倡新教育而奮鬥的艱難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