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統一局麵的形成,使得南北本來具有一定相對獨立的文化得以全麵的交流與融合,隋代書法的成績主要體現在楷書上,而楷書在銘石中的運用,為唐代楷書的發展奠定了決定性的基礎,康有為曾言:“隋碑風神疏朗,體格峻整,大開唐風。”隋朝著名的書家有智永、智果、丁道護、房彥謙、史陵、薛道衡等。其中以智永的影響最大。
智永《真草千字文》
圖8-1 智永《千字文》
釋智永(生卒年不詳),陳、隋年間僧人,世稱“永禪師”,俗姓王,名法極,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相傳曾閉門學書30年,傳家法,為“二王”書法傳人。智永是聞名的苦學書家,求書之人踏破門檻,將門檻用鐵皮包裹,人稱“鐵門限”。寫禿筆頭有數甕,將破筆頭埋在土裏,砌成墳塚,稱之為——“退筆塚”。《法書要錄》中記載“嚐居永欣寺閣上臨書,所退筆頭置之於大竹簏,簏受一十餘,而五簏滿。”[1]智永書法精熟過人,體兼眾妙。蘇東坡嚐言:“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複不一,乃識其奇趣。”[2]有《真草千字文》墨跡傳世。
《真草千字文》,智永作品真跡。此帖楷書與草書隔行並舉,兩種不同書體,將智永的才華表現得淋漓盡致。傳智永晚年時,以當時的識字課本《千字文》為內容,用真、草兩體寫了一千多本,從中挑選出最滿意的八百本,分送給浙東的各個寺院。《千字文》是當時的通用的識字課教材,智永此舉使得《千字文》不僅作為識字的範本,同時也作為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書法作品廣泛傳播。此件書法,用筆中側鋒交替運用、提按起伏變化明顯、點畫一波三折、連帶呼應,楷書勁健有力,草書圓轉豐腴,整體風格含蓄而富有韻律。這些特點反映出智永書法的深厚功力,尤其是用筆的精熟程度。此帖可以作為二王係統楷書、草書的入門字帖,對二王書風的繼承和弘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