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播報道的設計是指在充分把握新聞事件的基礎上,根據報道對象的特點製定出富於表現力的節目框架和報道方案,這就是前期策劃工作,主要包括確立直播報道選題、擬定直播報道框架、搭建直播報道係統、做好直播報道準備四個階段。前期策劃工作對於直播報道的正式實施有著重要的導向性意義,是直播節目與觀眾見麵並取得效果的思想機製。
一、確立直播報道選題
現場直播的首要問題是“播什麽”,這就是選題。好的選題直接影響到現場直播的成功與否。在相當長時間內,現場直播幾乎成為“大型”儀式或事件新聞報道的代名詞。一些題材重大的內容,如香港回歸、國慶、申辦奧運會、三峽截流工程等的確是現場直播的重要選擇,但並非全部。
一般而言,現場直播的題材可分儀式性的新聞直播報道和事件性的新聞直播報道兩類。比如在抗震救災直播報道中,有關地震的最新動態屬於事件性報道,而諸如賑災晚會等則屬於儀式性報道,兩者並不矛盾。兩類報道的共同點是:前提是都有真正的實實在在的新聞事件發生;關鍵是每類題材都有引人關注的表現對象。[1]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新聞事件都適合以直播的方式進行報道。通常,確立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選題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新聞價值
有無新聞價值是現場直播題材選擇的首要條件,所關注的是題材選擇的必要性。隻有那些具有時新性、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的新聞題材才有直播的價值。重大的政治事件或突發事件、對國民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或活動、群眾關心的新聞事件均是直播的重要選題。
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全國眾多電視台推出的“抗震救災,眾誌成城”特別節目就是這樣一個選題。現場直播這一傳播方式實現了信息傳遞的即時性和直接性,提高了新聞的可信度,滿足了受眾的知情權,使謠言止於真相;同時,直播所帶來的現場性、衝擊力和感染力,引起受眾對直播對象未知的發展過程產生關切的心情;此外,直播還搭建了信息互通與傳遞的平台,成為凝聚人心、撫慰大眾情緒的有力工具,並且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凸顯出中國政府的自信,全國人民奮起抗災、齊心援助災區民眾的民族精神以及災區人民不畏災難、堅強樂觀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