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以××台《K歌之王》[1]電視欄目策劃競標案為例,逐一分析電視欄目策劃案寫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一、欄目名稱:《K歌之王》
解析:作為一檔親民欄目,《K歌之王》充分抓住了“親民”這一特點,和眾多歌唱類欄目拚技術拚專業不同,首先是拚“貼近性”,從欄目名稱著手達到吸引大眾關注的目的,是一個成功的欄目名稱。
二、欄目標識(Logo)——K+
解析:標識作為一檔欄目包裝即營銷的重要手段,在欄目策劃初期就要作為重要對象完成設計,從而在欄目樣片製作和推廣宣傳時同步上市,達到品牌記憶的效果。而《K歌之王》這一設計也是與親民這一特點緊密結合的產物,從“撲克牌”入手,運用大眾喜聞樂見的“K”作為主體標識部分,但是又要與遊戲區別開來,因此“+”的組合正是起到差異性作用。
三、策劃背景
1.初衷
××電視台需要一檔綜藝娛樂欄目提升周末黃金時間段的競爭力。
2.為什麽是歌唱類節目
歌唱類欄目形態在各個地方衛視收視成績顯著。經過長達兩年的市場驗證,歌唱類欄目仍舊保持著強勁的勢頭,成為繼訪談類欄目之後各地方衛視必備的常態欄目類型,如湖南衛視《挑戰麥克風》(持續進入全國收視前10名)、江蘇衛視《誰敢來唱歌》(持續進入全國收視前10名)、浙江衛視《我愛記歌詞》(持續進入全國收視前10名)等。
解析:該方案稱為策劃背景,但從其內容而言為媒體環境分析。從深度和廣度而言,《K歌之王》的上述分析欠缺較多。其中對自身環境和對手環境均未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定。
首先是對自身的分析不足。作為地方衛視,娛樂是否是自身的優勢?雖然全國黃金時間都在拚娛樂,並不代表著後進者能用類似欄目取得相關的進展。所以做出特色是進行環境分析的重要一環。建議修改時一定要加入詳實的自身環境分析,即本台所處的全國衛視地位排名;該欄目設計的時間點現為何欄目,該欄目在全國收視率排行情況;本台其他歌唱選秀欄目的基本情況以及收視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