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低幼兒童文學(第4版)

第一節 科學文藝的一般概念

字體:16+-

一、科學文藝的起源與發展

科學文藝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曆史不長,但是科學與文藝的結合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涉及的植物有132種,動物有一二百種。春秋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所做的《天問》中,提出了有關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物170多個問題。跨越戰國時期至西漢初年的《山海經》,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既包含了廣泛、豐富的地理知識又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是一部文筆優美的散文集。明代徐弘祖所寫的《徐霞客遊記》,是一部豐富的地理文獻,也是著名的遊記散文集。

在外國文學史中,科學與文學結合的作品在古希臘著名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反映了古希臘荷馬時代(公元前9—前8世紀)的科學發展情況。意大利詩人但丁在他著名的詩篇《神曲》中,廣泛闡述了當時有關哲學、科學和神學的重要理論問題。

18—19世紀,既是德國科學家又是著名詩人的歌德,俄國科學和文學的創始人羅蒙諾索夫,他們對哥白尼體係的解釋、對瓷的生產、對北極光的現象、對太陽的構造等問題的闡述,用的都是詩歌的形式。英國偉大的化學、物理學家拉法第所著的《蠟燭的故事》,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十卷巨著《昆蟲記》都是世界聞名的科學故事。

20世紀以來,科學文藝在蘇聯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了比安基、伊林等一批科學文藝作家。加拿大的西頓和法國的黎達等擅長寫動物生活的作家也在這個時期問世。20世紀中葉以來,在歐美出現了創作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產生了一批著名的作家。

在20世紀初的中國,一些愛國作者從科學文藝對民族精神的振奮作用、對培養兒童進取心出發,開始翻譯科學小說。魯迅親自翻譯了法國凡爾納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撰寫了一些科學小品。茅盾翻譯了英國威爾斯的作品並撰寫科學小品。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邀請高士其等科學家,為兒童編寫了一百多種科學課外讀物,董純才創作了《狐狸夫婦曆險記》等科學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科學文藝創作進入了繁榮時期。80年代以來,科學文藝作品的數量、品種、質量均不斷提高。進入21世紀後,一些科學院老院士動手為孩子創作科技發展前沿的科學小品。20世紀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麽》也重新修訂出版,一批有創作實力的青年科幻小說作者日漸成熟,但科學文藝的原創書尚不能滿足兒童與青少年的需要,就現有市場上來看,科學文藝的讀物仍是進口圖書唱主角。有56年曆史的科普期刊《我們愛科學》於2016年向5~9歲的小讀者推出了“趣味科學圖畫書·有趣的動物故事”叢書。這套叢書以“有趣味、有科學”“故事性與知識性融合”為特點。每冊分別以河馬、北極熊、狗、袋鼠、大象、駱駝、吼猴、樹袋熊、黑猩猩、鬆鼠為主角,根據不同讀物的特點編寫故事,將動物的身體特征、生活習性等知識融入故事情節中。接下來要出版麵向4~7歲兒童的“趣味科學圖畫書·奇妙的人體”叢書;麵向小學中低年級的“精品科普漫畫叢書”;麵向小學中高年級,注重培養動手能力的“創意科學實驗室叢書”;麵向中小學生讀者的“探秘大自然叢書”;麵向少兒攝影愛好者的《用鏡頭看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