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知識儲備、性格成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萬千學子都曾懷著美好的夢想,走進大學校園。但是,有些同學在進入大學後,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大學並非想象的那般好,學校吃住各方麵都比不上家裏舒適,和新同學難以相處,甚至不能接受大學老師的授課方式等。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努力讓自己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自己;要明確上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從大一開始就要學會轉變角色,努力適應大學新生活,立誌做一名優秀的大學生。要想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就必須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力求能在大學階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1.1.1 大學的意義
眾所周知,對一個國家而言,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同樣,對一個人來說,能力的大小最終取決於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大學是一個人知識與能力積累的重要階段,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麽?
1.大學教育是分階段的,不同階段需要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
一般來說,專科教育階段側重培養具有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級人才;培養能適應生產、管理、服務和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具有某一項專門技能,能從事某一種職業或某一類工作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為原則。本科階段則更加注重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一方麵,為將來多向性就業做準備;另一方麵,則是為研究生階段學習打基礎。研究生階段側重學科教育,此階段需要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係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見,一個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需要全體或者絕大部分成員能具備良好的知識素養,而不可能是要求大多數人具備良好的學科知識。也就是說,社會的發展是既需要“通才”也需要“專才”,但是對通才的需求更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