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從2000年起擔任了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的主任和中心學刊的主編,請您談談這個研究中心以及它正在進行的學術工作。
答:我們這個研究中心所依托的學科點是白壽彝教授1961年創建的中國史學史編寫組和1980年創建的史學研究所,具有長久的曆史積累和廣泛的學術影響。研究中心作為曆史學二級學科研究單位,以曆史學的理論和曆史學的曆史為研究對象。研究中心的工作致力於把史學史的研究同史學理論的研究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把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同外國史學史的研究進一步結合起來,把史學遺產的研究同當代史學發展的研究相互結合起來,形成更合理的學科分支結構,尤其是在中國史學史與史學理論研究、中西史學比較研究兩個方麵,展現出中心顯著的特點和突出的優勢。中心目前承擔著8個教育部重大研究項目:一是陳其泰教授主持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成就”;二是劉家和教授主持的“中西曆史、史學與理論的比較研究”;三是我主持的“中國古代曆史理論研究”;四是劉北成教授主持的“17世紀至19世紀中葉中西史學比較研究”;五是吳懷祺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史學思想研究”;六是胡逢祥教授主持的“中國近代史學思潮研究”;七是何兆武教授主持的“20世紀西方主要史學流派研究”:八是龐卓恒教授主持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曆史學理論研究”。這些研究項目的設計和開展,對於學科建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中心成立以來舉辦了多次學術研討會,如2001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唯物史觀與21世紀中國史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2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新中國史學的成就與未來”全國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20世紀中國史學與中外史學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在浙江溫州舉行的“史學遺產與民族精神”全國學術研討會。今年10月在安徽蕪湖舉辦“理論與方法:曆史比較和史學比較學術研討會”。此外還舉辦了一些中型學術研討會,如“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曆史教育與素質教育”學術研討會等。對這些學術會議,國內重要報刊均予以報道,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這樣的學術活動我們還要繼續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