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出版原著選讀

【選文】 影印《永樂大典》序

字體:16+-

郭沫若

距今556年前,明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學士解縉等纂修一部類書。他在飭諭中,希望類書的規模宏大,要將“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各輯為一書,毋厭浩繁”,這是一個雄偉的企圖。

解縉等接受了這個使命,在第二年便纂集成書進上,曾賜名為《文獻大成》,這樣短期的急就章,毫無疑問是不夠宏闊的。明成祖認為該書簡略,未能符合他的原意,因此不久即加派太子少師姚廣孝等為監修,動員儒臣文士悉加編校、采寫、圈點工作凡三千人,輯入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其中包括經、史、子、集、釋藏、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等,搜集頗為宏富。永樂六年(1408)冬,全書告成,共22877卷。外加凡例和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定名為《永樂大典》。

原書在修纂之初,曾訂凡例二十一條,全書體例係以《洪武正韻》為綱,按韻分列單字,每一單字下詳注音韻訓釋,備錄纂隸楷草各種字體,依次將有關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至奇文異見,詩文詞曲,隨類收藏,正如凡例所定“用韻以統字,用字以係事”。所輯錄書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別編入。朱棣在他的禦製序文中曾說“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迄於當世,旁搜博采,匯聚群分,著為奧典”雲雲,確非誇大之辭。

明成祖要飭修《永樂大典》,其用意固在籠絡當時士大夫,用以鞏固明室統治。然而《大典》之成,不僅在我國文化史上提供了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出類拔萃的。

原書編輯體例,存在著一定的缺點,曾遭受後人不少的訾議[1]。但所收集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自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傳,直到265年後,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纂修《四庫全書》時,從《大典》中輯出佚書五百多種,原書的貢獻巨大是無可否認的。尤其是照錄原著,不加改易,這比諸清代《四庫全書》,在纂修時任意將古籍竄改刪削,更大有上下床[2]之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