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係列:論語

再談“學而”

字體:16+-

《論語》是中國優秀傳統經典之一,和《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最早談論“論語”的是漢朝的班固,他在《漢書·藝文誌》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語》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內容十分豐富,全書20卷,2萬多字。

前不久,市委姚書記在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上強調,要大興學習之風,做一個有素養、有學問、有追求、精神富有的學習型幹部,要求幹部好學、樂學、善學、勤學。姚書記的“四學”,是對幹部讀書學習問題具體而綜合的要求,這一要求涵蓋了讀書學習的動力、態度、興趣、習慣、方法和能力等方麵。今天,我僅圍繞《論語》第一卷第一章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結合《論語》、《大學》、《中庸》及《孟子》中關於讀書學習問題的論述,以及自己業餘讀書三十餘年的經曆和一些心得、感受,和大家交流,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示,少走一些彎路,少費一些力氣,少下一些冤枉的功夫。

一、“性相近,習相遠”——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這是孔子在勉人為學。人的本性相近,但由於習染而有著善惡的不同。荀子說:“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陽貨篇》第八章記載孔子的話說,“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六言六蔽”,是說六種美名及其易產生的流弊。在孔子看來,仁、知、信、直、勇、剛都是高尚的品德,但如果不加強學習,這些美德就不會得到弘揚。對個人而言,就不能明白事物所以然的道理,對事理情況看不清楚,對利害得失也想不透徹,就會出現愚(昧)、(放)**、賊(害)、絞(偏激)、(迷)亂、(顛)狂等弊害。這是孔子借禮義的熏陶,使天賦的表現合於正道,以成就美德。英國著名思想、教育家洛克也說過類似的話:“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漢書·董仲舒傳》中也說:“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都是說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這一點,我是有切身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