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重在把握大勢和提出問題。把握大勢,以明了其脈絡;提出問題,以權衡其得失。這裏,就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做扼要的闡述,這也可以看作是本章的幾點結論。
第一個問題:近百年來中國史學最顯著的進步是什麽?從中國史學發展總的進程來看,從史學的性質來看,可以認為,曆史觀的進步是近百年來中國史學最顯著的進步。明乎此,乃是把握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關鍵。
近百年來中國史學在曆史觀上的進步有兩個發展階段:從古代曆史思想的積極成果,即樸素的唯物觀點和樸素的進化觀點到近代進化論,從近代進化論到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前者完成於20世紀初;後者完成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並在50年代廣泛傳播,八九十年代進一步深化。近百年來中國史學上出現的曆史觀,林林總總,各騁其說,然其大勢,不出於此。那麽,為什麽說近百年來中國史學最顯著的進步是曆史觀的進步呢?這是因為:首先,在悠久的中國史學發展史上,盡管曆史觀也在不斷進步,但如同近百年來這樣,百年左右曆史觀出現兩次根本性變革,是前所未有的。其次,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家論史學的進步,十分強調曆史觀的重要。如前所述,“新史學”的倡導者梁啟超是重視“曆史哲學”的。他認為:“苟無哲學之理想者,必不能為良史。”[55]李大釗在1919—1920年先後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史觀》、《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等論文,突出地表明了他對唯物史觀的重視。郭沫若、翦伯讚等對此也多有論述。而新曆史考證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顧頡剛,在1945年論到“民國成立以來”中國史學的進步時寫道“過去人認為曆史是退步的,愈古的愈好,愈到後世愈不行;到了新史觀輸入以後,人們才知道曆史是進化的,後世的文明遠過於古代,這整個改變了國人對於曆史的觀念”[56]。這是他對“西洋的新史觀的輸入”的評價。可見,這些不同的史學思潮和曆史觀念的史家,都強調曆史觀的重要。最後,曆史觀的進步和變革,反映了史學發展中性質的變化。誠如李大釗所說:“實在的事實是一成不變的,而曆史事實的知識則是隨時變動的;紀錄裏的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曆史是生動的。曆史觀是史實的知識,是史實的解喻。所以曆史觀是隨時變化的,是生動無已的,是含有進步性的。”[57]這些論述,一則說明曆史觀是不斷發展的;二則說明曆史觀決定著史學的“實質”。綜上,故謂曆史觀的進步是近百年來中國史學最顯著的進步。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