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熟知到真知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精神生活中,人們常常陷入這樣的幻覺中,即自己熟悉的東西也就是自己真正了解的東西。比如,人們在不同的場合下都喜歡使用“了如指掌”這個成語。確實,還有誰比人們更了解他們自己的“指掌”呢?因為他們天天都在使用自己的“指掌”。然而,他們真的完全了解了自己的“指掌”了嗎?也許人們對自己的“指掌”的外形、手指的長短,甚至手掌上的紋路會有一定的了解,但他們對“指掌”的內在生理結構、神經係統的分布以及自己身體的病理狀況在它上麵的反映也非常了解嗎?恐怕這就不好說了。如果人們缺乏人體解剖方麵的知識的話,他們對自己的“指掌”的內在情況將是非常陌生的,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這就啟示我們,人們自以為非常熟悉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他們真正了解或知道的東西。
熟知非真知
凡是學習過中國哲學史的人都知道,知行關係是中國哲學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這個問題上,孫中山先生發前人之所未發,提出了“行之非艱,知之惟艱”的“知難行易”學說。這一學說明顯地蘊含著這樣的思想,即人們非常熟悉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他們真正知道的東西。比如,人人都會使用電器,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電的知識呢?又如,人人愛吃豆腐,但又有多少人能寫出豆腐的化學分子式來呢?孫中山先生這樣寫道:“中國之有化學製造事業,已數千年於茲,然行之而不知其道,並不知其名,比比皆是也。”[1]在他看來,“行”是容易的,在“行”的過程中熟悉一個對象也是容易的,但要真正地“知”或了解一個對象卻不是容易的。
其實,這個道理早在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早期著作《精神現象學》(1807)的“序言”中就已經得到了經典性的說明。黑格爾指出:“一般說來,熟知的東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的東西,正因為它是熟知的。有一種最習以為常和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認識的時候先假定某種東西是已經熟知了的,因而就這樣地不去管它了。這樣的知識,既不知道它是怎麽來的,因而無論怎樣說來說去,都不能離開原地而前進一步。主體與客體、上帝與自然,以及知性與感性等都被不加考察地認為是熟悉的和有效率的東西,既構成固定的出發點又構成固定的歸宿點。這些據點停滯不動,而認識運動往來進行於其間,因而隻是在它們的表麵上運動而已。”[2]從黑格爾的這段經典性的論述中,我們至少可以引申出以下三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