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四節 “狂歡化”詩學

字體:16+-

“狂歡化”詩學是巴赫金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巴赫金本人並沒有寫過全麵係統闡述自己這一觀點的理論著作,但是他關於“狂歡化”詩學的研究常常散見於他的許多論著中。可以說,巴赫金從1929年獨立發表的第一部專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問題》起直至晚年,幾乎從未停止過對“狂歡化”詩學的研究。特別是在1965年出版的專著《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創作以及中世紀和文藝複興的民間文化》一書中,他結合拉伯雷等人的創作,探討了人類的笑文化和民間狂歡文化現象與文學創作之間的密切關係。

狂歡化的淵源就是狂歡節本身。歐洲的狂歡節民俗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甚至更早。它來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儀式。它是一種以酒神崇拜為核心不斷演變的歐洲文化現象。“狂歡節”(carnival)又稱“謝肉節”,是歐洲民間的重要節日,一般在基督教大齋節前三天舉行。人們在即將開始的禁止肉食和娛樂的“封齋”期前停止工作,走上街頭、廣場,舉行各種遊藝活動。這時各種等級身份的人們,打破了以往的等級界限,不顧一切官方限製和宗教禁忌,戴上麵具,身穿異服,化裝遊行,滑稽表演,縱情玩樂,盡興狂歡,放縱本能,形成了各種怪誕風格的喜劇、詼諧、誇張、諷刺的形式。文藝複興時期的狂歡節有了新的發展,時間長達三個月,它是羅馬天主教會鞭長莫及的少數領域之一。它不由某個特權階級來組織決定,而是所有階層生活中共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期間,所有階層的每個人都參加節慶活動,都參與節慶的創造。狂歡節讓民眾暫時擺脫壓迫的陰影,而麵對世界快樂和自由的笑的一麵。狂歡節的戲劇結束時,要燒掉描繪“地獄”的布景,從而在盛宴歡慶中戰勝恐懼。狂歡節盛宴的基調是歡樂,對生命戰勝死亡的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