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瑟爾(Woifgang Iser,1926—2007年)則是聯邦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英國文學教授。他是接受美學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主要著述有《文本的召喚結構》(1970年)、《隱含的讀者》(1974年)和《閱讀行為》(1976年)等。他對接受美學的貢獻和研究重點與堯斯不同,他始終按現象學的思路,把閱讀過程作為文本與讀者的一種活生生的關係來掌握和描述,認為文學作品作為審美對象,隻是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動態地被構成的。他說:“文學作品有兩極:可將它們稱為藝術的和審美的;藝術的一極是作者的文本,審美的一極則是由讀者完成的實現”,“作品本身既不等於文本,也不同於文本的實現,它必須被確定為兩者之間的中途點上”[15],換言之,“文本與讀者的結合才產生文學作品”。[16]所以,伊瑟爾的全部理論就是研究在閱讀行為中發生的文本與讀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係。就此而言,伊瑟爾的理論有兩大要點尤其值得注意:(1)“文學作品是一種交流形式”;(2)“審美反映論植根於文本之中。”[17]
一 本文的召喚結構:隱含的讀者
先說文本這一極。伊瑟爾在創立接受理論之初就提出了文本的“召喚結構”說。他在60年代發表的《召喚結構》一文同堯斯的《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一樣,在理論界和大學生中都引起過轟動。該文提出的基本思想在以後十幾年中他一直堅持不變,並逐步加以發展。
在伊瑟爾看來,文學文本是在讀者閱讀過程中才現實地轉化為文學作品的,文本的意義也是由於讀者的參與才得以現實地構成和變化。在此,文本就具有一係列根本特征。首先,文本具有結構上的“空白”和未定點。他說:“文本和讀者的相會使文學作品真正進入存在,但這種相會絕不可能被準確地定位,當它既不等於文本的實現,又不等同於讀者的個別意向時,它總會留下有待填補的空白部分。”[18]在此,伊瑟爾吸收了英伽登的現象學理論,認為文學文本隻提供給讀者一個“圖式化視界”的框架,他說:“文學對象進入存在是通過多樣的視界展現的,正是這些視界構成了文學的‘客體’,並同時為讀者的解讀提供了一個具體形式。我們將追隨波蘭哲學家英伽登所創造的術語,把這種視界稱為‘圖式化視界’(schematized views)。”[19]在伊瑟爾看來,這個由“圖式化視界”所構成的框架無論在哪一個方向和層次上都有許多“空白”和未定點,有待於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填補和充實。伊瑟爾說,“文本的意義依賴於讀者的創造性並且要靠其想象去填補文本中的所謂空白,也就是說,在一個文本中存在著懸而未決或尚未提到的東西需要填補”。[20]換言之,所謂“空白”,就是指文本中的未定點,亦即未實寫出來的或明確寫出來的部分,它們是文本已實寫出的部分向讀者所暗示或提示的東西。伊瑟爾認為,這種“未定點”和“空白”存在於文學文本的各層結構中,最明顯的是存在於情節結構層上。他說,“情節線索突然被打斷,或者按照預料之外的方向發展。一般故事集中於某一個別人物上,緊接著就續上一段有關新的角色的唐突介紹。這些突變常常是以新章節為標記的,因此,它們被明顯地區分開來”,這就造成情節上的中斷或“空白”。伊瑟爾認為,這種“空白”和未定點乃是一種傾向於達致文本與讀者交流的可能性,因為“空白”和“未定點總是允許人們把自己的經驗和文本所意欲傳達的東西聯結起來的可能性,無論何種情況,由於文本和讀者的交流已經發生,未定點總是傾向於消失”。[21]因此,“空白”與未定點並非僅僅被動地等待讀者填補,而恰恰是“一種尋求缺失的連接的無言邀請”[22],即請讀者自己把“空白”填上,把未定點確定下來,把情節接上。除情節外,在人物性格、對話、生活場景、心理描述、細節等各個方麵,文學文本都有、也應有許多“空白”和未定點,它們是吸引和激發讀者想象來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種動力因素,“如果讀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沒給他留下什麽事情可做,那麽,他的想象就一直進入不了這個領域,結果將是,當一切都被現成地設置在我們麵前時,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厭煩”。[23]所以,“空白”不僅不是文學文本的缺點,而恰恰是它的特點和優點。據此,伊瑟爾認為,“各種空白必然被開發,並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提供一種解釋的自由遊戲,在這種方式中,各種視界相互聯係在一起。‘空白’給讀者以構築其自己橋梁的機會,使他能與那些對他尚未呈現出來的對象的不同方麵建立聯係。這對於填補本文的‘空白’十分重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