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一節 接受美學的誕生背景和傳播概況

字體:16+-

接受美學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聯邦德國,並非偶然,而是有其特定的社會、曆史、政治、文化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邦德國人民反戰情緒強烈,集中精力於經濟騰飛,思想情緒上普遍彌漫著非政治化傾向。與此相應,文藝批評和美學也形成了一股遠離社會和現實的形式主義思潮,其理論代表便是施泰格爾和凱塞爾為代表的“文體批評”或“內涵詮釋”學派。該派在60年代之前始終在聯邦德國文藝理論和美學界占統治地位。它把文學作品看作一個脫離經驗現實的獨立自足的結構,認為文藝理論批評的任務就是要對作品的純語言、形式結構作出美學的分析和闡釋,而反對用政治、經濟、思想史乃至心理因素來分析說明文學作品,這樣就切斷了文學同現實曆史、同經驗世界的血肉聯係。

但是,進入60年代後,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國際局勢的動**分化和國內矛盾的日益加劇,引起意識形態領域中新舊價值觀念體係的巨大衝撞;經濟“奇跡”的停滯造成人們對美好前景期待的破滅;納粹複仇主義抬頭激起了人民的義憤;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思想與“造反理論”在青年一代中被廣泛接受;西歐各國的以教育製度為突破口的聲勢浩大的反傳統、反權威、反資本主義的青年學生運動的波及,使聯邦德國也出現大規模的學潮。在這樣一個曆史背景下,社會的意識形態領域中政治化傾向重新抬頭,並迅速取代了非政治化傾向而居於主導地位。這樣一種政治化的社會心態給各種學術文化思潮、包括文藝理論和美學都打上了鮮明的印記。60年代“傾向性”文學藝術的全麵複蘇便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文體批評”派因無法麵對大量新的文藝現象而受到嚴重挑戰,陷入困境。正是這種理論危機呼喚著新的美學。於是,接受美學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