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學美學本質上是哲學解釋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運用哲學解釋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研究審美現象以及其他美學問題的一個美學流派。它的誕生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曆史原因。
現代解釋學美學是在傳統解釋學的基礎上於20世紀30年代左右開始醞釀,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20世紀是人類曆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一方麵,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突飛猛進,創造了以電子工業、核工業為標誌的巨大的生產力,是過去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另一方麵,這又是一個充滿著危機和重大變革的時代。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的激化而產生的經濟危機、政治危機和世界性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精神危機,從而導致了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衝擊和反叛。
現代解釋學美學的誕生地是德國。其奠基人海德格爾和主要代表伽達默爾都是德國人。德國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同樣都麵臨著資本主義製度所固有的矛盾,同時它又蒙受了兩次世界大戰戰敗的打擊,這對德國思想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並使其文化傳統受到了嚴重破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的美學思想難免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他們都企圖從曆史和傳統中尋找出路,但又不是單純回到過去,而是立足現在,以現在的目光審視曆史和傳統。這是德國社會各階層普遍要求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種種矛盾的迫切願望在他們的哲學和美學中的曲折反映。
近代科學的危機在於過於相信科學可以解決一切,從而忽略了對人自身的了解,在科學中所采用的基本思維模式和方法論是主體和客體的截然分裂。這直接誘發了近代哲學的危機,因為傳統哲學的基本任務也隻是探討主體如何認識客體。然而,在認識對象時毫不考慮主體,這是自然科學的基本特點,那麽人們還要哲學幹什麽呢?現代哲學解釋學正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它抓住了近代哲學中主體與客體相分裂這個關鍵,提出了從主客體相統一的角度來認識世界的新構想;現代解釋學美學則是以哲學解釋學為基礎,在美學方麵所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