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三編 變動、成熟時期

字體:16+-

引言:60年代以後西方美學的新趨勢

60年代之後,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全麵複蘇,“三論”(係統論、控製論、信息論)的建立和計算機技術的推廣應用,物質生產的高度發展,使西方發達國家大部分進入後工業社會。

西方美學從60年代到80年代,又經曆了一個劇烈的變動,對前一時期的西方美學進行了重大的反撥。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第一,從“結構”到“解構”。結構主義思潮早在30年代布拉格結構主義那裏已經萌芽,法國結構主義思潮50年代已逐漸發展起來,列維-斯特勞斯和羅蘭·巴特的結構主義觀點已初步形成;但是,直到60年代,法國結構主義美學才達於鼎盛,並作為自覺的對手,完全壓倒存在主義而雄踞霸主地位。結構主義把文本作為整個係統的一個有機環節來看待,認為任何文本背後都有實際起支配作用的“結構”存在,這一思想同係統論思想相吻合,已顯示出新的特點。但是,隨著1968年西歐學生造反運動的發生,西方社會結構受到猛烈衝擊,70年代以德裏達、福柯、拉康、克裏斯蒂娃為代表的後結構主義思潮迅速崛起,以橫掃一切的氣概批判西方全部形而上學傳統,特別是德裏達的解構主義,以取消一切“中心”,消除全部“結構”為旗幟,顛覆西方傳統文化。不少後結構主義者如巴特等也轉向解構主義,對結構主義反戈一擊。美學也經曆了這場劇變。

第二,從作者、文本到讀者、接受。60年代以前,美學和文藝研究一向以作者、作品為主要對象,特別是結構主義完全集中於文本研究,切斷文本與其他因素的關係,60年代起解釋學、接受理論、讀者反應批評等美學思潮先後興起,把傳統關注的重點一下子轉移到讀者、接受方麵。這一重大轉折的結果,是導致對文本意義的探討從確定趨於不確定,從絕對變為相對,從單義變為多義。這種非“中心”化的特點同解構主義遙相呼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