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生於奧屬莫拉維亞的弗賴堡(現為捷克的普萊波)一個猶太毛織品商人家庭。弗洛伊德幼年和少年時代生長在一個十分壓抑的反猶太主義的環境中,從而使他形成了堅強的反抗性格。他少年時愛好曆史和文學,中學時代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連續七年成績名列前茅。他精通德意誌文學,尤其對歌德的作品很感興趣。1873年,弗洛伊德大學預科畢業,出於對人類自身奧秘的關心以及達爾文對人的生物學研究的影響,使他毅然選擇醫學研究事業,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成為著名心理學家布呂克的學生。1881年弗洛伊德獲醫學博士學位,1885年被任命為維也納大學神經病理學講師,1886年在維也納開設了醫治精神病的私人診所。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依爾合作出版了《關於歇斯底裏研究》,標誌著精神分析學的誕生。此後的四十多年間,弗洛伊德以頑強不懈的精神,從事精神分析學的創建和研究工作,發表了許多研究著作,係統地建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學理論體係。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有:《釋夢》(1900年)、《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4年)、《性學三論》(1905年)、《圖騰與禁忌》(1912年)、《精神分析引論》(1915—1917年)、《超越快樂原則》(1920年)、《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1921年)、《自我與本我》(1923年)、《文明及其不滿》(1930年)等。
這一係列重要著作的發表,使弗洛伊德獲得了國際聲譽,精神分析學派因此也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的心理學學派。實際上,20年代以後他所撰寫的一係列著作其範圍已遠遠擴大到精神分析學以外的領域,精神分析學已不再是純粹屬於醫學或心理學領域的東西,它已經滲透到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同對人類自身和世界的認識聯係起來。1936年5月,弗洛伊德八十壽辰之際,愛因斯坦寄來賀信,稱讚弗洛伊德是給這個時代的世界觀帶來巨大影響的偉人。然而這樣一位偉人卻遭到希特勒法西斯政權的迫害,他們宣布弗洛伊德的書是“禁書”,並且燒毀了弗洛伊德的所有著作。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這位20世紀的偉人留下他寶貴的精神遺產,安然離開了人世,享年八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