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十節 費舍的新現實主義美學

字體:16+-

恩斯特·費舍(Ernest Fischer,1899—1972年),原奧地利共產黨領導成員,作家、理論家,奧地利“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主要代表。他出生於捷克波希米亞地區,後移居奧地利,曾在奧地利格拉茨大學哲學係學習。在大學就參加革命,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擔任《工人報》編輯。1933年,奧地利當局鎮壓奧地利工人運動,而當時的奧地社會民主黨卻采取了妥協退讓政策,費舍對此極為不滿,毅然退出社民黨而加入奧地利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流亡蘇聯,參加反法西斯的鬥爭。戰後,他回到奧地利,先後被選為奧共中央黨員,政治局委員,成為奧共的領導成員,並作為奧共代表長期擔任國會議員。長期以來,他一直是奧共的主要理論家,寫過大量政治論文和評論,同時,他也積極從事文藝創作和評論,寫過不少小說、詩歌和劇本,發表過大量文藝評論和美學論著。1969年,他因政治上與奧共領導集團不和而被開除出黨。

費舍的美學論著主要有《藝術和人類》、《論藝術的必然性——一種馬克思主義的探討》、《藝術與共處》、《時代精神和文學藝術的束縛與自由》、《從格裏爾帕策到卡夫卡》等。他的美學思想經曆過從維護斯大林主義到反對斯大林主義的巨大變化,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蘇共二十大以後,他成為反對蘇聯社會現實主義,反對斯大林的文化專製主義的急先鋒。法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家洛蒂認為,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中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派是斯大林和日丹諾夫主義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觀點;另一派則是布萊希特、阿拉貢等人的新現實主義美學理論,他稱讚費舍則是後一派“最光輝的代表之一”。[1]所羅門也說,費舍後期在“主張非教條主義”美學觀點方麵“情緒更加激動,語調更加刺耳”,是典型的“非日丹諾夫主義的共產黨美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