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和美是詹姆斯一再表示要孜孜追求的根本目標,他的"心理現實主義"理論把"真實"這一概念放在最核心的地位。詹姆斯指出:"一部小說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的確試圖反映生活。一旦它放棄這一企圖,也就是我們在畫家的畫布上所看到的同樣的企圖,它將陷入一種奇怪的境地。"[1]假如一個人沒有對真實的感受,他就不可能去創作小說,創作其他藝術作品。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他對同時代的英國小說家特羅洛普加以批評,認為他的小說是徹頭徹尾的虛構,是對於藝術家神聖職責的"背叛",是一種"極大的罪行"。在他看來小說的好或壞,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有沒有生活,他甚至把小說與曆史相提並論,認為小說就是曆史。就其對生活與藝術的聯係的強調而言,無疑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把小說等同於曆史,則表明他在強調生活的重要性時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抹殺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本質區別,這種觀點甚至是對於兩千多年前亞裏士多德美學理論的一種倒退。亞裏士多德明確地肯定藝術高於曆史,因為藝術能夠表現普遍性,而曆史則隻能表現個別。詹姆斯看不到這一點,從而導致了他把藝術與曆史簡單地等同起來的片麵觀點。
從表麵上看,詹姆斯對於藝術與現實關係的論述與現實主義美學理論十分相似,然而,仔細分析就不難看到,他的上述觀點與現實主義美學理論有著重要的差別,實際上,把他的理論稱為"心理現實主義"理論更為確切。從根本上說,他對於真實的理解與現實主義美學對於真實的理解有著本質的區別。詹姆斯所說的真實其實是一種"細節真實",他說:"我這樣說絕不是有意縮小精確的重要性——細節真實的重要性。各人根據自己的趣味說話最好,因此我可以冒昧說我覺得真實感(細節刻畫的實在性)是一部小說的最重要的優點——所有的其他優點(包括貝桑先生所談到的那個自覺的道德目的)都無可奈何、俯首聽命地依附的那幾個優點。如果它不存在,它們就全都等於零,而如果這些存在,那麽它們的效果歸功於作者創造生活的幻覺所取得的成功。"[2]詹姆斯把細節的真實強調到無以複加的地步,把它作為藝術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顯然是片麵的。盡管藝術的確離不開細節的真實,但是細節的真實必須與本質的真實,即生活的本質方麵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還應當服從本質真實,隻有這樣,藝術才能真正地忠實於生活,反映生活。由此可見,詹姆斯片麵強調細節真實的觀點並沒有能夠正確處理好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而且對於實際的藝術創作也會帶來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