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1卷 古希臘羅馬美學

第四節 審美主體的覺醒

字體:16+-

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和德謨克裏特的素樸唯物主義美學思想的共同特征在於直觀性,對事物、現實、感性,隻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麵去理解。那麽由智者們首先揭開的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的序幕,即抽象的發展了人的感性活動的能動方麵,審美主體的覺醒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盡管其出發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得出的結論是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但畢竟提出了審美主體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從而成為整個古代美學思想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

智者運動揭開了人本主義的序幕,人這個主體開始覺醒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開始和整個自然區別和劃分開來。這種主體自我覺醒的標誌,就是普羅塔哥拉的著名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非存在的尺度。[18]

這裏所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意指人是萬物的“權衡者”。至於其中的“非存在”,那是與“不存在”有區別的,它不是絕對的不存在,不是“無”。隻是“不是存在”或“異於存在”,如果冷的感覺是“存在”,那麽不是冷的感覺如熱的感覺、溫的感覺等就都是“非存在”。這裏所講的“人”指的是個人的感知和體驗,而不是指整個人類或個人的理性知識或別的什麽東西。

“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著名的命題,究竟是什麽含義,曆來多有爭議。

柏拉圖在《泰阿泰德篇》中聲稱,這個命題是普羅塔哥拉在《論真理》的開篇時講的,普羅塔哥拉的意思無非是說:你我既然都是人,一物對於我顯得是這樣,對於我便是這樣;對於你顯得是那樣,對於你便是那樣。並以風為例作進一步的說明,有時同一陣風,對於你覺得冷,對於我不覺得冷;對於我稍微感覺到冷,對於你則感覺到很冷。也就是說,冷不冷不取決於風本身,其尺度、其權衡的標準在於感覺者的個人。並進一步解釋道:所謂“顯得”就是“覺得”,也就是說,“對各個人而言,萬物是如何或如何存在,也就等於各人感覺如何”,“感覺總是對某物存在的感知”[19]。而感覺卻是這樣產生的:第一,人的不同的知覺起因於不同的知覺對象和不同狀態的知覺者,所以此時此地的知覺者,與彼時彼地的知覺者的知覺是不同的;第二,我在此時此地對某物的知覺,決不同於彼時彼地我對他物的知覺。引起我如此這樣知覺的東西,如果與他人相遇,決不會產生和我一樣的感覺後果,不會感知到相同的性質;第三,我不會自行產生這種感覺,對象本身也不會自行產生這種性質,因此這種感覺的性質,隻能是在感覺者和感覺對象相遇時才會產生的。當我變成知覺者時,我必定是某物的知覺者,決不可能有此感覺而無此物。同樣,對象成為甜的、苦的等時也必定是對某人而言是這樣性質的,決不可能有與某人無關的甜性。經過這一係列的分析,柏拉圖就普羅塔哥拉的這個命題的含義,作出如下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