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

二、關於域外情況的記述

字體:16+-

前麵講到,“正史”中的民族史專篇,有的已超越當時或今日國境的範圍。這就涉及對當時或今日域外情況的記述了。其中,有許多很有價值的記載,如《三國誌·魏書》的“倭人”傳,約兩千字,是關於日本古代史的重要資料,迄今為中外學者所重視[72]。值得注意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關於中外交通和域外情況的記述,是跟佛教盛行和大量中國僧人西行“求法”有關。據《高僧傳》、《續高僧傳》、《出三藏記集》記載。從西晉始建到劉宋滅亡的兩百年間,西行求法的僧人日益增多。其中得以生還的僧人往往把自己的經曆記載下來,成為這個時期很重要的關於中外交通和域外情況的記述。如東晉元興三年(404年),僧人智猛、曇纂等十五人離長安,經西域、越蔥嶺,至罽賓(今克什米爾)、迦維羅衛(今尼泊爾南境)、華氏城(今印度巴連弗)等地。劉宋元嘉元年(424年)智猛、曇纂返回涼州。智猛先在涼州譯經,後入蜀寫出《遊行外國傳》。《隋書·經籍誌》地理類有著錄,惜其書早佚。又如著名僧人法顯(約337—約422年)所寫的《佛國記》,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有關中外交通的記錄,它記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斯裏蘭卡等國的曆史、宗教,以及中國同這些國家的交通情況,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寶貴文獻。其後,南朝梁時僧人慧皎著《高僧傳》,據《佛國記》的內容寫成《釋法顯傳》收入本書。沈約撰《宋書·夷蠻傳》,記“師子國”、“天竺迦毗黎國”等與宋的交往,記“倭國”與宋的交往等,反映了中國與外域聯係的發展。

隋唐時期,關於中外交通和域外情況的撰述,有賈耽的《皇華四達記》和杜環的《經行記》,是很重要的成果。《舊唐書·賈耽傳》主要記了賈耽在地理學上的成就,他的治學方法同裴矩有相似之處。杜環是杜佑的族子,在唐軍與大食軍戰於怛羅斯一役中被俘,後輾轉回國,乃著《經行記》。杜佑《通典·邊防九》數次引用《經行記》,成為後人了解唐代中亞各國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