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六 實踐的世界觀意義

字體:16+-

實踐改造自然,不僅僅是改變自然物的形態,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貫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質力量,使其從自在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從“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從而創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運動不可能產生的事物。實踐分化世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按照人的樣子來組織世界”[21]、創造世界的過程。實踐因此具有世界觀意義。

實踐的世界觀意義體現在,實踐使世界二重化了並創造出一個與自在世界既對立又統一的人類世界。

人類世界在內容上包含自然和社會兩個方麵。但是,人類世界不是自然和社會的“相加”,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類社會“二位一體”的世界。在人類世界中,自然和社會相互製約、相互滲透,擺在人們麵前的是社會的自然和自然的社會,或者說是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曆史。

人類世界中的自然不是脫離人及其活動的自然,而是被人們“加工”過的自然;人不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自身也進入自然存在當中,並賦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一切對自然的加工、改造都是在“一定的社會形式中並借助這種社會形式”進行的。人類世界中的自然是被打上了社會烙印的自然。在人類世界中,自然界意味著什麽,自然對人的關係如何,人對自然的作用采用什麽樣的形式、內容和範圍等,都受到社會關係的製約。要把人類世界中的自然從社會關係中分離出去是不可能的。在人類世界中,自然不僅保持著天然的物質本性,而且被打上人的烙印;不僅具有客觀實在性,而且具有社會曆史性。在這個意義上,自然是一個社會(曆史)範疇。

在人類世界中,如同自然被社會所製約一樣,反過來,社會也被自然所製約。人類社會是在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中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人類曆史也無非是“自然界對人的生成過程”。在人類世界中,作為客體的自然,其本身的規律不可能被完全消融到對它進行占有的社會過程中;自然不是外在於社會,而是作為一種恒定的因素出現在社會曆史中的。社會的目的、需要隻有通過自然過程的中介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構成了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社會發展既不是純自然的過程,也不是脫離自然的超自然的過程,而是與自然運動“相似”的過程。把自然以及人對自然的關係從社會(曆史)中排除出來,也就等於把社會(曆史)建立在虛無上,並必然走向唯心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