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一 實踐:人的存在方式

字體:16+-

實踐雖然在古代就進入哲學家的視域,但是,在馬克思哲學產生以前,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內涵、本質和作用等問題。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實踐被看作“行”,是與“知”相對應的範疇,主要是指認識和道德上的行為、踐履等。在《論語》中,孔子就從哲學上論述了“知”與“行”的關係,提出“聽其言而觀其行”。這裏的“行”,就具有踐履的含義。荀子從唯物主義出發,不僅把“行”與“知”對應起來,而且提出了“行”高於“知”的觀點。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王守仁從唯心主義出發,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學說,認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但在王守仁哲學中,“行”隻是一種“理念”,“我今說箇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在西方古代哲學中,蘇格拉底就提出過“哲學的實踐”這一概念。亞裏士多德區分了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並認為實踐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內的活動。但是,在亞裏士多德那裏,實踐主要是指倫理和政治行為。在歐洲哲學史上,康德正式把“實踐”引入哲學中,提出了“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兩個概念,並認為實踐理性具有行動的能力或功能,即實踐理性通過規範人的意誌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動,從而使人達到自由。在康德哲學中,實踐沒有超出倫理實踐的範圍,僅僅是一種在善良意誌支配下達到自由的善的道德活動。

在黑格爾哲學體係中,實踐一般是指“行動”、“意誌活動”、“人類活動”。在黑格爾看來,“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為”[1],正是通過勞動,人們改造自然,“陶冶事物”,與對象構成一種“否定性關係”,“使得這世界成為應如何”;同時,人使自己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並通過勞動產品覺察到自己的獨立性,達到自我意識。黑格爾的主要貢獻就在於,他把實踐理解為勞動,並把勞動提升到哲學層麵上。但是,從根本上看,黑格爾所說的實踐、勞動是抽象的理念活動,現實的人的活動隻是這種抽象的理念活動的有限“樣式”。黑格爾的否定性的辯證法隻是對現實的人的活動做了一種“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這表明,唯心主義哲學不理解實踐批判活動及其意義,從而抽象地發展了人的能動的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