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葉史家杜佑(735—812年)所著《通典》200卷,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典製體通史,即專敘曆代典章製度的通史。這是杜佑在曆史編纂上的一個很重要的開創性工作。跟杜佑大致同時而又“頗詳”《通典》“旨趣”的李翰,在《通典》序中寫道:
(杜佑)采五經群史,上自黃帝,至於有唐天寶之末,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始終,曆代沿革廢置及當時群士論議得失,靡不條載,附之於事。如人支脈,散綴於體。凡有八門,勒成二百卷,號曰《通典》。[2]
這一段話,概括了《通典》在曆史編纂上的總的特點。其後,學人之論《通典》編纂者,大多祖述李翰《通典》序。例如,宋人陳振孫雲:“《通典》……采五經群史、曆代沿革廢置、群士論議,迄於天寶,凡為八門。”[3]清人紀昀等謂:“(《通典》)所載上溯黃虞,訖於唐之天寶;肅、代以後,間有沿革,亦附載注中。……其博取五經群史及漢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類相從:凡曆代沿革,悉為記載,詳而不煩,簡而有要,元元本本,皆為有用之實學,非徒資記問者可比。考唐以前之掌故者,茲編其淵海矣。”[4]
綜觀前人所述,《通典》在曆史編纂上有三個特點,即:主會通,立分門,重論議。而《通典》對這三個方麵的綜合運用,則顯示出其作者在曆史編纂上的創新精神。現就這三個方麵分述如下。
一
先說主會通。《通典》主要取材於曆代正史書誌,它跟後者最大的區別是:《史記》以下曆代正史書誌隻記一代或數代典製,屬於典章製度的斷代史;而《通典》則將曆代正史書誌融會貫通,撰成一書,成為典章製度的通史。
自班彪、班固父子著《漢書》至杜佑《通典》問世以前,六七百年間,史學有了很大發展。從曆史編纂上看,這個發展主要表現在斷代史的著述取得了很大成就,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篇對此作了總結。可是,這期間的通史著作,幾乎沒有取得什麽進展。值得提到的,隻有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吳均等撰《通史》600卷[5],以及北魏元暉召集史家崔鴻撰《科錄》270卷[6]。劉知幾批評《通史》說:“其書自秦以上,皆以《史記》為本,而別采他說,以廣異聞;至兩漢以還,則全錄當時紀傳,而上下通達,臭味相依……大抵其體皆如《史記》,其所為異者,唯無表而已。”至於《科錄》,他認為“其編次多依仿《通史》[7],而取其行事尤相似者,共為一科,故以《科錄》為號”。他對這兩部書的總的看法是:“蕪累尤深,遂使學者寧習本書,而怠窺新錄。”[8]劉知幾對《通史》和《科錄》的批評是否愜當,已無據可考。但我們從他批評《史記》“為體之失”“撰錄之煩”來看,他對《通史》和《科錄》做出這樣的評論是不足為怪的。問題在於,劉知幾雖然對通史著述在曆史編纂上多所指摘,可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出如何撰寫通史的創見。這時,關於通史著作,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曆史編纂上來看,大致還停留在《史記》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