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學在社會中的位置:外一種(第三卷)

中國史學:中華民族一個共有的精神家園(論綱)[434]

字體:16+-

引言

中國史學有悠久的曆史和優良的傳統,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積澱著寶貴的曆史經驗和曆史智慧,洋溢著自強不息、革新進取的精神,蘊含著深刻的憂患意識和曆史教育的自覺意識,記錄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偉大曆史。這一幅宏偉的曆史畫卷,展現出生機勃勃的中華民族一個共有的精神家園。

我們感到慶幸的是,在漫長的年代裏,我們的先人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曆史典籍,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箴言和啟示:

——《易經》告訴我們,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435]。

——司馬遷告訴我們:“居今之世,誌古之道,所以自鏡也”[436];他寫出了第一部翔實的通史,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437],為了“述往事,思來者”[438];他告誡後人,對於曆史,要“好學深思,心知其意”[439]。

——唐代史學批評家劉知幾以深邃的史學思想指出一個真理:由於“史官不絕,竹帛長存”,後人方能“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提醒人們在曆史的長河中,做一個賢者。他還寫下了擲地有聲的幾句話:“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440]他把史學經世致用同人民和國家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宋代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宏偉著作《資治通鑒》的主旨,概括起來,就是以“關國家盛衰,係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441]的史事入史。這兩句話,從“通”和“鑒”的意義上說,它可以超越時空而產生巨大的思想震撼,使後人沉思不已,並奮起而有所作為。

——清初史學家王夫之不僅讀懂了《資治通鑒》,而且“讀懂”了中國曆史,在此基礎上寫了一部《讀通鑒論》。在他看來,《資治通鑒》這部書包含著“國是”“民情”“邊防”,以及士人行為準則、學人品格要求等,而曆史上的經驗則是“得可資,失亦可資也;同可資,異亦可資也”[442],這部書給後人留下的啟示可謂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