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詩集傳附錄纂疏

詩卷第四

字體:16+-

王一之六

王,謂周東都洛邑王城畿內方六百裏之地,在《禹貢》豫州,大華、外方之間。北得河陽,漸冀州之南也。周室之初,文王居豐,武王居鎬。至成王,周公始營洛邑,為時會諸侯之所。以其土中,四方來者道裏均故也。自是謂豐鎬為西都,而洛邑為東都。至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廢申後及太子宜臼,宜臼奔申。申侯怒,與犬戎攻宗周,弑幽王於戲。晉文侯、鄭武公迎宜臼於申而立之,是為平王,徙居東都王城。於是王室遂卑,與諸侯無異,故其詩不為雅而為風。然王號未替也,故不曰周而曰王。其地,則今河南府及懷、孟等州是也。

【附錄】問:「王風是他風,如此不是降為國風?」曰:「其辭語可見。風多出於在下之人,雅乃士夫所作。雅雖有刺,而其辭莊重,與風異。」 大雅[1]。

【纂疏】嚴氏曰:「戲,驪山之下,地名亦水名。孔氏曰:『平王東遷,政遂微弱,化之所被,才及郊畿。詩作後於衛頃,國地狹於千裏,故次之於衛也。尊之猶稱王,在風則卑矣。』程氏曰:『刑政不能治天下,諸侯放恣,擅相並滅,王跡息矣,故雅亡而為一國之風。』蘇氏曰:『其風及其境內而不能被天下,與諸侯比。』李氏曰:『《黍離》以下之詩皆平王之詩,安得謂「《詩》亡然後《春秋》作」乎?孟子所謂「詩亡」,蓋《雅》《頌》之詩亡也。』」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葉鐡因反,下同,此何人哉?

賦而興也。黍,穀名。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離離,垂貌。稷,亦穀也,一名穄,似黍而小。或曰粟也。邁,行也。靡靡,猶遲遲也。搖搖,無所定也。悠悠,遠意。蒼天者,據遠而視之,蒼蒼然也。○周既東遷,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徬徨不忍去,故賦其所見黍之離離與稷之苗,以興行之靡靡,心之搖搖。既嘆時人莫識己意,又傷所以致此者果何人哉?追怨之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