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是毛澤東同誌1944年9月在中央警衛團為因公犧牲的普通戰士張思德同誌舉行的追悼會上的講演。張思德同誌雖然是1933年就參加紅軍的老戰士,但犧牲時仍然隻是普通戰士,普通黨員。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袖為黨的普通戰士作的這篇悼詞,已經成為黨的經典文獻。這個文獻的經典之處在於,它不僅以其內容,而且以其發表方式,清晰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宗旨。
“人民”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宗旨、立黨之本,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那裏。從洋務派的“中體西用”開始,中國現代思想家們討論中國現代化問題時常常使用“體”“用”範疇。李大釗本人沒有直接用“體”“用”範疇來表達這個意思,但他寫於1916年的名篇“民彝與政治”中,卻可以看出他以“民”為“體”的思想。漢語的“彝”這個字有雙重含義,一是古代青銅器中禮器的統稱,即“彝器”;另一種意義為“常理”,或“常道”。因此,當李大釗說“民彝者,懸於智照則為形上之道,應於事物則形下之器”的時候,他實際上是把人民群眾當做“器體道用”傳統中的“器”和“道體器用”傳統中的“道”,亦即占據“體”的位置。“人民”這個詞後來完全代替“蘇維埃”這個詞,被用來命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的國家政權及其各種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出版社”,等等),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這裏。可以說,李大釗通過強調人民群眾的作用來回答有關中國現代化問題的體用關係問題、現代性和傳統的關係問題。我們也可以說,“為人民服務”這個口號同時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是什麽性質的組織和中國要走什麽樣的現代化道路這兩個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