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遊雜記

博物院

字體:16+-

倫敦的博物院帶畫院,隻揀大的說,足足有十個之多。在巴黎和柏林,並不“覺得”博物院有這麽多似的。柏林的本來少些;巴黎的不但不少,還要多些,但除盧佛宮外,都不大。最要緊的,倫敦各院陳列得有條有理的,又疏朗,房屋又亮,得看;不像盧佛宮,東西那麽擠,屋子那麽黑,老教人喘不出氣。可是,倫敦雖然得看,說起來也還是千頭萬緒;真隻好揀大的說罷了。

先看西南角。維多利亞亞伯特院最為堂皇富麗。這是個美術博物院,所收藏的都是美術史材料,而裝飾用的工藝品尤多,東方的西方的都有。漆器,瓷器,家具,織物,服裝,書籍裝訂,道地五光十色。這裏頗有中國東西,漆器瓷器玉器不用說,壁畫佛像,羅漢木像,還有乾隆寶座也都見於該院的“東方百珍圖錄”裏。圖錄裏還有明朝李麟(原作Li Ling,疑係此人)畫的《波羅球戲圖》;波羅球騎著馬打,是唐朝從西域傳來的。中國現在似乎沒存著這種畫。院中賣石膏像,有些真大。

自然史院是從不列顛博物院分出來的。這裏才真古色古香,也才真“巨大”。看了各種史前人的模型,隻覺得遠煙似的時代,無從憑吊,無從懷想——滿夠不上分兒。中生代大爬蟲的骨架,昂然站在屋頂下,人還夠不上它們一條腿那麽長,不用提“項背”了。現代鯨魚的標本雖然也夠大的,但沒腿,在陸居的我們眼中就差多了。這裏有夜鶯,自然是死的,那樣子似乎也並不特別秀氣;嗓子可真脆真圓,我在話匣片裏聽來著。

歐戰院成立不過十來年。大戰各方麵,可以從這裏略見一斑。這裏有模型,有透視畫(dioramas),有照相,有電影機,有槍炮等等。但最多的還是畫。大戰當年,英國情報部雇用一群少年畫家,教他們擱下自己的工作,大規模的畫戰事畫,以供宣傳,並作為曆史記錄。後來少年畫家不夠用,連老畫家也用上了。那時情報部常常給這些畫家開展覽會,個人的或合夥的。歐戰院的畫便是那些展覽作品的一部分。少年畫家大約都是些立體派,和老畫家的浪漫作風迥乎不同。這些畫家都透視了戰爭,但他們所成就的卻隻是曆史記錄,藝術是沒有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