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曆程及其規律研究

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種範式

字體:16+-

前麵我們已多次提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範式的演變,但尚未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詳細的考察。我們這裏試圖對半個多世紀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流變或演變進行一番較為深入的考察。這一考察包含兩項任務,一是對這一演變過程作一直觀的描述;另一則是進一步對這一演變的邏輯或必然性作一分析。這一分析又分為兩個層麵,一是從哲學思維方式或思維範式演變的內在邏輯方麵看;二是從哲學思維範式與社會生活方式或人類實踐方式的匹配性關聯方麵看。

1.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範式演變的軌跡

我們先從直觀地描述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半個多世紀來的形態演變開始。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半個多世紀來形態變化的曆史,描述成一個從理論哲學的本體論或實體性哲學思維範式到認識論或主體性哲學思維範式再到人類學或實踐哲學思維範式的演變過程。下麵我們對各個流變階段的主要特征進行簡要的描述。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一種存在形態是本體論思維範式的哲學或曰實體性哲學。這種哲學形態主要存在於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年代,當以各種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為其典型代表。這一哲學的最突出特征是對人的能動性或主體性的抹煞,而表現方式則是將人類曆史或社會生活自然化,也就是說,表現為抹平自然觀與曆史觀的區別,把曆史觀化歸為自然觀之推廣或擴展。這一自然化方式的始作俑者並不是中國人,而是如前所述是蘇聯人。但由於中國人主要是通過俄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因而蘇聯人的處理方式也就一並被接受了下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也就隻是蘇聯版本的翻版。斯大林在著名的《聯共黨史》的第四章第二節《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中,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規定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並認為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而作為曆史觀的曆史唯物主義則是作為自然觀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