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在上一章中闡釋了西方哲學的現代轉型和馬克思在哲學上的革命變更的共同背景。我們曾提出,作為在同一曆史時代產生的哲學,馬克思的哲學和西方哲學家的哲學無論從社會曆史背景和理論背景方麵說都必然存在著密切的聯係和重要的共同之處。但是我們同時又肯定,這兩種哲學分屬革命無產階級和失去革命性的資產階級的思想體係,二者必然存在著原則性的區別,同樣的曆史時代和理論背景在某些方麵對二者必然具有不同的意義。關於二者在這方麵的共同之處,我們在第一章中已有較多闡釋。為了更具體地理解革命變更的獨特意義,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闡釋馬克思的哲學變革對這一時期的社會曆史背景和理論背景的特殊的依存關係。
1.馬克思哲學產生的社會曆史條件的特殊性
馬克思的哲學既然是無產階級革命世界觀的理論形態,其產生必然以無產階級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革命自覺性的階級、能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階級使命、從而能夠形成革命世界觀為根本條件。因此,為了理解馬克思的哲學變革的社會曆史條件的特殊性,最為關鍵的是全麵理解無產階級怎樣發展成為一個意識到了自己的階級使命的革命階級。
無產階級是與資產階級相對立而存在的。從資產階級由一般的市民等級發展成為一個占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的剝削階級時起,作為它的對立麵的被剝削階級無產階級就已產生了。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隨著資產階級即資本的發展,無產階級即現代工人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1]資產階級本身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係列變革的產物。與此相適應,無產階級在與資產階級的鬥爭中形成一個獨立的階級同樣經曆了一個長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