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體係曆史與現狀(上下冊)

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

字體:16+-

辛敬良

複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出版

總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的唯物主義[1]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人和物(外部世界)的關係。在實踐基礎上去把握人和物的關係,去理解人和物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以往哲學的顯著特征。盡管舊唯物主義也強調人和物的統一,但隻是歸結於沒有分化的純自然的統一,這是最低層次的統一。隻有在人類實踐基礎上分化為自然和社會以後,才產生意義深刻的統一。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才強調自己的哲學是實踐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批評以往的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2]。古代哲學解釋自然,中世紀哲學解釋上帝,近代哲學解釋理性和人性。誰是誰非?馬克思認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實際上,人的理性並不具有解釋一切的絕對權威,理性要想超越現實必須依賴實踐。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在內,其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隻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麵去理解”[3]。馬克思強調指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說來,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改變事物的現狀。雖然,自然界先於人類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歸根到底是屬於自然的,這是一切唯物主義共同的基本前提,馬克思主義當然不否認自然界的優先地位和一般唯物主義的共同前提。然而,時間上的先在,並不就是邏輯的起點。作為理論形態的哲學,其邏輯起點,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而是由人的活動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即人的現實的、感性的活動——實踐。人的感覺和思維及其形式,都是人的實踐的產物。隻有在實踐的基礎上,才產生出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才會有以研究這種關係為主題的哲學。物質無疑是物理學和機械唯物主義哲學的最基本範疇,但是離開實踐就不能確證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也不能闡明人的物質性——實踐的存在物。馬克思之所以強調要從主體方麵去理解,其意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