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前 李秀林 汪永祥
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總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
一、完整嚴密的科學體係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展中可以看到,它在人類認識史、哲學史上所實現的革命變革,主要表現為相互聯係的三個方麵:以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高度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曆史觀高度統一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係,代替了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以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代替了那些企圖包羅萬象的所謂“科學之科學”;以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一的無產階級哲學,否定了剝削階級的舊哲學。這些,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內容、對象、作用方麵區別於一切其他哲學的本質特征,就是這一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主要優點。
列寧曾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比作一塊整鋼。他說:“在這個由一整塊鋼鐵鑄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重要部分,不然就會離開客觀真理,就會落入資產階級反動謬論的懷抱。”[2]這塊整鋼,體現著多方麵的統一,而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自然觀和曆史觀的統一,則是這個統一的基本內容。
如前所述,在古代曾經有過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樸素的結合。往後,樸素的唯物主義被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代替;樸素的辯證法演變為唯心主義辯證法。由前者向後者的發展,無疑是哲學思想史的重大進步,然而這個進步是以犧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為代價的。由於社會階級的和科學水平的局限,在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哲學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和矛盾,曾經達到了相當尖銳的程度。形而上學限製著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窒息著辯證法,使得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都得不到徹底的貫徹,都不能具有真正的科學形態。哲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要求克服這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