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

二、社會認知的真理性

字體:16+-

通常認為,科學性和真理性具有等價的意義,科學研究的目標就是追求真理。那麽,社會認識論是否具有真理性呢?如果沒有,那麽社會認識論研究的目標是什麽呢?如果有,那麽它的真理性與一般自然科學的真理性有什麽不同呢?讓我們從真理的界說談起。

1.真理的界定

什麽是真理?曆史上和現實中的哲學家們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客觀唯心主義者柏拉圖把真理看作是某種超經驗的、永恒的理念。黑格爾認為真理是絕對理念的自我顯現。宗教神學把真理看作是上帝的啟示。實用主義者主張“有用即真理”,認為一個信念或命題隻有當它“有用”時才是真理。融貫論或一致論真理觀則主張,一個信念或命題,隻有當它與其他信念或命題“相融貫”或“相一致”時才是真理。符合論真理觀主張真理與其對象相符合,認為一個信念或命題,隻有當它與其實在對象相符合時才是真理。美國新曆史主義學派的代表夏佩爾認為這不同的真理觀各有所長又各有缺陷,故提出“成功”、“無懷疑性”和“相關性”三條真理標準,希望能夠取三種真理觀之所長而補其所短,在他看來,真理是一種基於理由基礎上的真信念。[1]

馬克思主義認為真理是標誌主觀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論範疇,是認識主體對於客觀對象及其性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從而突出強調真理的客觀性,認為真理的客觀性來自認識對象的客觀性。列寧曾經指出:“認為我們的感覺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認客觀真理;堅持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這都是一回事。”[2]就其承認真理與客觀對象的符合一致方麵,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常常被人們看作一種符合論的真理觀。但是,與舊唯物主義的直觀的機械反映論的真理觀不同,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建立在科學實踐論的基礎之上,強調通過實踐和在實踐中發現真理、實現真理、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