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研究(精裝)

四、需要和生產的辯證法

字體:16+-

人的需要在社會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的增長及其複雜化和豐富性,必然導致人的活動以及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於人的需要的這種作用,馬克思曾用一句話來概括:“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34]

需要對於生產的作用主要是一種動力作用。人們之所以從事生產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即使像孤島上的魯濱遜,不管他生來怎樣儉樸,他終究要滿足各種需要,因而要從事各種勞動。正像野蠻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必須與自然進行鬥爭一樣,文明人也必然這樣做,也必須從事改造自然的生產鬥爭。除了通過生產創造日益增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外,人的需要就無法得到滿足。從這個意義上,生產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是由需要推動的。需要是“生產的前提”,是“生產的動力”[35]。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和生產的發展。

對於物質生產,沒有哪一項不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人們改造世界,“製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36]。“起初是行動”,而驅使人們行動起來的就是需要,首先是對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的需要,然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

對於精神生產,“經濟上的需要曾經是,而且越來越是對自然界的認識不斷進展的主要動力”[37]。恩格斯對需要在科學發展中的這種動力作用做過十分深刻的說明:“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38]斯大林概括科學理論的產生時認為:“新的社會思想和理論所以產生,正是因為它們是社會所必需的。”[39]

科學理論是適應社會需要而產生的,科學理論產生之後能否得到實現,也是由需要所決定的。即是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40]。毛澤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實現為例指出,馬列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社會具備條件從而產生了這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