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社會化動物,而且“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1],人不僅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且具有精神屬性,具有意識和自我意識。
馬克思反對把人隻是看作某種精神,或把理性誇大為人的本質屬性,但同時認為人的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能力以及精神生活的存在物,現實的、能動的人的確是有意識、有理性、有思維的人。人的意識性是人區別於一般動物和人之為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動物和自然界是直接同一的。動物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沒有意識,沒有“我”,不能說出一個“我”字。動物的活動是一種自然活動,動物和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也和人一樣能聽能看,但它和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並不知道、不懂得它在聽,它在看。動物具有一定的心理活動,但動物決不可能成為思考自己心理活動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而“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誌和意識的對象。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2]。因此,人是能思維的人,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全是不自覺的、盲目的動力;反之,在社會曆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全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
具體地說,人類認識活動離不開理性思維。感覺是認識的起點,但人的感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思維。人的感覺在許多方麵不如動物,人的感知能力之所以勝過動物,是因為“除了眼睛,我們不僅還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們的思維活動”[3]。人的感覺具有直接性,同時又具有片麵性,思維可以克服這種局限。例如,列寧所說的表象不能把握秒速30萬公裏的運動,而思維則能夠把握而且應當把握。認識的任務在於發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感覺對此無能為力。凡能直接感知到的都不是本質和規律,而隻是表現本質和規律的現象。尤其是對社會規律的認識,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1版的序言中深有感觸地指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4]